新闻动态

您的位置:首页 » 新闻动态 » 中心新闻
中心新闻

仿真告诉你,开窗通风有助防疫


2019年12月以来,新型冠状病毒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。在全国医护人员的努力以及病患、民众的团结奋战下,我国已有很多地区做到了确诊病例“清零”。但是,抗击新冠肺炎的结束期尚未到来,我们仍然不能松懈,仍需做好防护工作。专家指出,抗击新冠肺炎,做好预防最关键。戴口罩,勤洗手,多通风,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。但是很多人对开窗通风手段的作用不是很理解,今天我们就用仿真的手段来看一下。

首先我们建立一个长、宽、高分别为4.8m、4 m、2.8m的房间模型,这里暂时没有考虑房间内家具和摆设等的影响。房间内有一名感染了新冠肺炎的病人(将其简化为头、躯干和腿三部分),如图1所示。设定其嘴部呼吸、说话、咳嗽等方式呼出的气体(称为“有毒气体”)中病毒均匀分布,且气体为连续呼出。采用HyperMesh软件对计算域划分网格,网格总数约148万。

采用Fluent软件对“有毒气体”的扩散进行仿真,室内“有毒气体”的扩散为湍流扩散,空气为不可压缩流体,采用标准k-e模型模拟湍流流动;假设“有毒气体”与空气完全混合,采用组分传输方程计算其浓度分布。仿真过程中,病人呼气量取为100L/min(考虑到病人咳嗽等原因,呼气量比正常情况取值偏大)。我们考虑了两种不同情况:(1)无通风,在气密性良好的房间中门窗紧闭;(2)自然通风,一侧开窗,一侧开门。假设窗户为推拉窗,仅开启图1中最左侧区域,房间窗户一侧为北边,风向为北风,查阅资料发现北京冬季平均风速为2.8m/s,这里取风速为2 m/s。两种条件下,室内“有毒气体”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面动画所示。
  

 
无通风

 
自然通风



两种情况下“有毒气体”体积分数情况
 


        在3分钟时,以坐着的病人嘴部所在高度(距离地面1.2m)处“有毒气体”分布云图如下面两图所示。在不通风的室内,经过3分钟后,“有毒气体”主要分布在病人前方,很大范围内体积分数都高于0.2,随着时间的推移;而同样时刻,在自然通风的房间内,“有毒气体”只在病人面前大约20cm范围内浓度较高,房间内其他区域浓度都非常低。因此,可以说自然通风环境更有利于室内病毒气体的去除。

 
无通风时“有毒气体”分布
 


自然通风时“有毒气体”分布


       通过我们简化后的仿真可以看出,开窗通风,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病毒含量,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或流感等传染性疾病。因此,希望大家按照专家的建议多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到封闭、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。

仿真模拟与测试技术在日常应用与工业化开发方案中得到广泛使用,从概念调查阶段到现场试验和生产一致性评估,仿真的应用可以辅助企业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。北京市计算中心CAE事业部,依托基于“互联网+”智能装备云服务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,可提供从设计、仿真模拟、实验测试到系统开发在内的系列解决方案。




京ICP备09068502号  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464号